农历大年初三,伦敦商学院教授Alex Edmans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吓死人:《来自1000次拒稿的教训》!Edmans是金融学著名期刊《Review of Finance》(金融学评论)的主编。几年前,RF就定位于金融学三大顶级期刊,实际是想成为金融学领域的Top 4(因为已经有Top 3了),因此审稿标准很严。我虽然没有投过该刊,但是帮该刊评审过稿件。看完Edmans的神作之后,我觉得所有想发一流经济学期刊的学者或学生都应该看看这篇文章。无论是作为作者还是审稿人,甚至是编辑,都会开卷有益。我将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Edmans在五年内(2017-2022年)处理了1064篇投稿论文,最终拒绝了994篇,拒稿率为93.42%。其中,517篇投稿是直接拒绝(desk-rejected),有41篇被副主编直接拒绝,这意味着所有被拒的文章中,有一半左右是直接拒稿,另一半是评审后拒稿。拒稿的主要理由是两个:没有研究一个足够重要的问题,或者在识别(identification)上有明显的缺陷。他负责的领域主要是公司金融和行为资产定价。
文章将拒稿的理由分三个方面总结。一是“贡献”(contribution),包括:(1)结果不够有趣或新颖(novel)。例如,有人发现X影响了Z,还有人发现Z影响了Y,然后你的文章发现X影响了Y,那么这就没有新意。(2)结果不够重要(important)。光是新颖还不行,还必须足够重要。例如,你发现X会影响Y,那又怎么样呢?不过是在影响Y的因素清单中增加了一个而已。一篇综述文章或者公司经理决策时不太可能注意到X因素。作者批评很多学者的研究是“做排列组合”,就是把各种X当一行,把各种Y当一列,然后看两者的组合是否被现有文献研究了。(3)主题不适合广义的金融学期刊。例如,一篇文章讨论了一个会计领域的重要问题,就不适合发表在广义的金融学期刊上,因为期刊读者对金融会计这个狭隘的问题可能不感兴趣。(4)结果没有足够的一般化(generalizable)。文章不仅结论要靠谱,而且外部有效性要比较强。例如,Q在某个国家很重要,但是对其他国家可能不重要,那么即便某个国家足够重要,结果也不具有一般性。(5)文章只考虑了权衡取舍的一个方面。例如,X会提高Y是肯定的,但它的好处必须和代价相比。高水平期刊不仅分析收益,还要分析成本。(6)缺乏清晰的假说(hypotheses)。这包括几种情况,一是假说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二是检验结果没有体现明确的假说。
二是“处理”(execution)。(1)要清楚地说明本文的IV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是有效的。(2)计数变量的对数转换。很多人喜欢用log(1+x),但是这导致系数无法解释,而且它和因变量之间并无逻辑关系。
三是“说理”(exposition)。(1)清晰度(clarity)。例如,有些文章有很多语法错误,或者写作不够地道。又或者摘要缺乏经济学含义。(2)篇幅(length)。有的文章导论就写了11页,而多数文章的导论在6页以内。还有的文章花了两页纸说明自己的研究有多重要,但这些都是学术编辑知道的事实。另外,有些文章脚注太多。作者建议,每页最好不要超过一个脚注。(3)引用了无关论文。作者认为,通常研究者把文章和流行主题挂钩能够提高引用率,即便文章只是做了微小的贡献。每一篇引用的文献都应该对被引用的结论或内容做出了直接的贡献。一些文章错误地把制度因素和文献贡献混为一谈了。此外,错误地解读被引用文献也是一个忌讳,会被认为不够专业。
作者解释了编辑意见中“revise-and-resubmit”(即R&R)和“reject-and-resubmit”的区别。前者意味着,如果你解决了审稿人的问题,那么文章很可能会发表;后者意味着,即便你解决了审稿人的问题,文章也未必会发表,因为编辑将把修改稿当做一篇新的投稿。简单地说,前者比后者更友好。
作者还提到了“内生性塔利班”的问题。他说,自己并非“内生性警察”的一员,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要解决内生性问题。如果一篇文章讨论的问题足够重要,或者贡献足够大,那么哪怕是揭示有趣的相关性或者新特征事实也是可以发表的。
作者还说,RF本身有“两轮终止”的评审政策,即尽量在第二轮审稿后决定发表还是拒稿,这样可以节约宝贵的时间。【按:这一点绝对值得国内期刊学习!】
顺便说,Edmans教授少年成名,就是那个写了“足球与股价”论文的天才少年。他热心助人,之前写过一篇如何成为金融学者的科普文章,可谓字字珠玑。我曾征得他同意,打算将原文翻译出来,奈何实在是太忙,至今没有翻译。改天再推荐这篇文章吧。
来源:Edmans, Alex, "Lessons From 1,000 Rejections" (January 24, 2023). SSRN working paper.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