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深圳的一个街道办主任是正处级,跟县长是一个级别的,别不把街道办主任当官。
2、中国的城市竞争,既有市场化的因素,也有行政的力量在推动。我并不反对人口自由流动,我反对的是不公平的竞争。很多人坐享其成,天然有更大的优势却责怪别人不努力,这是不对的。
3、越是工作不好找,那些名牌大学毕业的人越是有可能形成降维打击。
4、有些地方小学觉得招了清华北大的博士就很牛了,这就是一种炫耀性的人才高消费,实际上是拿纳税人的钱去做一种懒政行为。
5、论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论公共效率,南方比北方要强很多,这一点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6、城市的竞争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输家。只要允许公平竞争,只要地方官员愿意作为,其实每一个城市都是有机会的。
近日,一则“哈佛博士后罗林姣任职桃源街道办副主任”的新闻引起广大网友热议。加上之前杭州余杭区招聘8名清华北大毕业生、19名清北毕业生入职深圳中小学等类似新闻被曝出,人们对于“高层次人才流向大城市基层岗位是否是人才浪费”的讨论再次甚嚣尘上。
除了高层次人才不断“下沉”至一线城市基层岗位的现象,发达地区之间的的人才流动也在发生变化。根据相关数据,2014年,北大本科毕业生的留京比例多达58.04%,到2018年则降低至21.99%,而去到广东的比例则增加至32.62%。
这些案例是个别现象还是趋势?反映了背后怎样的城市竞争格局?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还有机会吗?
对此,搜狐城市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后聂辉华做客直播间,一起探讨“高层次人才流向大城市基层岗”的深层次原因,观看直播回放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以下是直播访谈实录。
01
深圳街道办是正处级 别拿街道办主任不当干部
搜狐城市:街道办是个什么机构,一般会有什么样的职责?
聂辉华:街道办不是一级政府机构,是县或者区一级政府机构的派出机构。
二者的区别在于,政府机构是有选举的,是需要经过人代会选出来的,但是派出机构不需要选举,上级机关可以直接任命。它的级别一般是乡镇平级,一般的乡镇是正科级单位,所以一般的地方,街道办是一个乡级单位。但是在一些副省级城市,像深圳、广州等,街道办是被高配的单位,高配到正处级。所以一个街道办主任是正处级,跟县长是一个级别的,级别很高。别不把街道办主任当官。
第二,它关注的事情其实比较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民生事务,比如流动人口的管理、户籍、计划生育等等。第二类,它有一定的公共管理职能。
街道是城市的最基层单位,在街道下面没有别的政府的机构了。如果街道有企业,那么企业的质检、安监、消防、卫生都归街道管。可以想象,如果街道比较富裕,企业比较多,那权力是很大的。
搜狐城市:深圳的桃源街道办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聂辉华:深圳桃源街道办就是高配的,因为深圳是副省级城市,所以他的街道办就是正处级单位,跟县是平级的。第二,桃源街道办下面的企业特别多,资料显示,那个地方有个深圳大学城,有著名的南方科技大学。另外还有深圳大学的分校,还有中科院的研究所,相当于是科研密集型地区,所以那里的科研机构、大学比较多。
搜狐城市:今年是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从更大的历史维度来看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在国内城市是首屈一指的。在人才吸引力,特别是高端人才吸引力方面深圳做对了什么呢?
聂辉华:第一,工资高。据我了解,深圳的公务员在很多年前就能拿到几十万的收入,当然这是合法的收入。另外,当年华为在深圳的贡献之一就是把整个IT行业的薪酬水平提高了,它率先提高工资,而且高的不是一点点。
第二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作为移民城市,当地土著居民很少,即使有也很早就被同化了。在没有土著的城市里,最大的好处是没有人歧视你。非移民城市就有本地人和外来人口的分别。深圳有句口号叫“来了就是深圳人”。其它一些大城市的当地人是有很大优势的,比如户籍优势、房产优势、上学的优势,但深圳就差别很小。
第三,深圳很有活力,因为首先它经济总量很大,科技创新比较多。还有就是它离政治中心比较远,这方面的压力比较小。又因为它是沿海城市,地处大湾区,紧邻香港,这就使得它在很多理念、体制机制方面比较灵活。北方的城市想要做到这些就不太容易,南方就会把效率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
另外,它充分利用了中国不充分竞争的人口红利。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去深圳打工,为深圳做了贡献,但是在更年轻和年龄更大的时候,不具备劳动能力的时候回到了家乡。
中国是按照户籍人口提供公共资源的配置,城市提供户籍人口的公共服务,但是本地人在最能做奉献的时候跑到深圳去了,这在某种程度上就算是一种不公平。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就来深圳,生老病死都在深圳,深圳给你提供公共服务,那没问题,那对其它城市是公平的,但现实不是这样的。
搜狐城市:那深圳有改变这个状况的义务吗?
聂辉华:这不是深圳单方面可以改变的,是需要全国一盘棋的,比方说允许户口自由流动不是深圳单方面决定的。
有些人会说其它城市为什么不好好干呢,为什么不努力呢,其实事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根据我做的研究,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不是公平的竞争。因为深圳的级别天然就高,不只是深圳,中国有15个副省级城市,他们的行政级别比普通的地级市高半级,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公共资源、人才、要素、政策等所有方面都有压倒性的优势。
中国的城市竞争,既有市场化的因素,也有行政的力量在推动。我并不反对人口自由流动,我反对的是不公平的竞争。很多人坐享其成,天然有更大的优势却责怪别人不努力,这是不对的。放到城市来讲,城市等级是决定资源配置的最重要的因素,被很多人忽视了。
搜狐城市:高层次人才流向一线城市基层岗位是趋势吗?
聂辉华:如果经济继续下行的话,这恐怕是一个趋势。因为越是工作不好找,那些名牌大学毕业的人越是有可能形成降维打击。如果在大城市更高的岗位留不下了,就会去基层岗或其它城市,自上而下流动。
中国资源配置的方式,自古以来就是依靠等级来配置资源。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优秀人才,985高校毕业生,基本上都在大城市为主,而不是流向中小城市。
如果经济的下行压力增大,就意味着大城市的很多资源会被固化。大城市的资源优势不那么明显的时候,很多人才就会向其它中小城市扩张,这是没有办法的。如果经济继续下行,就会形成这种趋势,事实上,我们的确看到了“孔雀东南飞”现象。
02
高层次人才流向大城市基层岗是浪费 北方城市仍有机会
搜狐城市:这算不算是人才的浪费?
聂辉华:我觉得是浪费。我们说一个岗位是不是浪费,不是说你能不能干好这个位置,而是而是说换别人能不能干好。一个本科生能干的事情你让研究生来干,这就是浪费。一个普通大学生能干的事情,你让985大学生来干,就是浪费。一个不需要高学历的人干的事情你让高学历的人来干,就是浪费。不能说这个人愿不愿意来基层岗位,我们要看的是机会成本。
如果是一个社科类的博士去街道办那还可以说是人尽其才,但如果是生物物理专业的博士,那专业相差太远。
第二点,这涉及到定向歧视。如果你是在全国招人,谁愿意来都可以,那没问题。但是某些机构就定向对清华北大招聘,就像上次那个杭州余杭区的街道办一样,我认为这就是制度性歧视。你凭什么拿纳税人的钱,只针对几所学校进行定向招聘,谁给你这个权力,我相信余杭区的人可能都不会答应,这一点要特别警惕。
第三点,很多人总是有种误解,总认为学历越高的人能力越高,能干的事情一定多,其实不一定。
高层次人才入职街道办这种事情就属于人才高消费,就跟地方政府的攀比有关,那些地方政府,那些小学就觉得招了清华北大的博士就很牛了,这就是一种炫耀性的人才高消费,实际上是拿纳税人的钱去做一种懒政行为,我是不太赞同这样的。
搜狐城市: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聂辉华:任何地方吸引人才主要靠四个条件,第一是薪酬,这个很好理解。
第二发展机会,工作之前都会考虑自己的行业在这个城市是不是有发展空间,能不能在相关的企业找到工作。
第三个就是公共资源,主要是两条,第一教育,第二医疗。
第四个因素就是生活成本。生活成本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物价,一个是房价,把房价单独拉出来因为房价的权重实在是太大了。
所有的城市能不能吸引人才主要取决于这四个因素,但是大城市并不是在这四个方面都有优势。大城市会在前三个因素有优势,大城市一般工资比较高,发展机会比较多。因为大城市的产业比较齐全,吸引了很多高端的企业。
第三个公共资源,也有优势,因为一直以来,中国的资源一直是靠行政等级来分配,自上而下,像一个沙漏一样。北京和上海的好医院,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但是北京和上海的人口比例并没有那么多。三甲医院的数量也是跟城市的级别有关,城市的级别越高,能申请到的三甲医院数量越多。大学也是一样,中国所有的985大学都在省会城市,或者副省级以上城市。有一个特殊的陕西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但陕西杨凌也属于副省级的管理权限,比较特殊,中国没有任何一所985大学是落在普通城市的。
前三个因素都对大城市有利,但第四个因素对大城市就未必有利。大城市交通拥挤,通勤时间长,住房更不用说。
正是因为大城市不能占尽所有的优势,我们才会发现,其它地方就有可能从大城市抢到人才。
搜狐城市:头部城市之间以及发达地区之间的人才格局也在发生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聂辉华:这些也跟上述四个因素有关,和北方相比,南方的一些大城市在这些方面越来越有优势了,这些优势都跟经济发展有关。
中国经济发展引擎主要有三大板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在纯经济方面,长三角和珠三角显然更具活力,再加上南方官僚习气稍微少一点。我们对全国280多个城市的营商环境做了评估,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从亲近这个角度来讲,前十名几乎都是南方城市,从清白的角度讲,南北城市平分秋色。
这说明,论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论公共效率,南方比北方要强很多,这一点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因为企业家愿意去南方创业和发展,当然就会把就业机会带到南方去,很多人想创业也会跑到南方去。在北方就不是这样,有很多学者企业家现身说法,讲了他在南方办事的经历和北方办事的经历,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个真的值得我们反思。
还有,南方自然环境也不错,现在南方冬天不集中供暖的问题也开始改善。
这样来看,南方气候也不错,收入也不错,管理水平比较灵活,城市的格局也很好,所以南方有很强的优势,
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南方的发展一般是城市群发展,不像北方的一些城市,就像摊大饼一样,围绕某个点越摊越大。
南方的城市路网密集,公路的出口和进口比较多,城市之间高度相通,连公交地铁都能连起来。北方很多城市之间根本没有接驳,或者接驳成本太高,疫情期间体现的尤其明显。大家千万不要忽略交通的影响,城市网很重要,南方在这一点上做的就很好。
搜狐城市:那北方还有机会吗?
聂辉华:机会永远都有。城市的竞争是动态的,没有一个城市一直占据优势,因为要素是流动的,政策是流动的,所以优势的固化其实没那么容易。
比如说在美国,有些地方原来是钢铁城,或者是汽车城市,在工业时代就很风光,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就变成了一种负担,所以城市之间没有永恒的优势。作为城市的经营者,必须有非常强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要不断改善公共服务,不断吸引人才。
北方还是有机会的,因为首先北方的人口仍然比较多。依托北京为中心,教育医疗的资源非常丰富,这对于科技、文创的发展就很有优势。另外这也取决于政策,如果中央重视高度重视某个地方,给它好的政策,这个地方在吸引人才方面就会很有优势。这一点很重要。其实中国很多地方发展的好,发展的快,跟它得到很多优惠政策有很大关系。
03
落后地区竞争有后发优势 要弱化城市间行政级别
搜狐城市:一线城市之间的竞争还能采取哪些措施吸引人才?
聂辉华:城市的竞争是制度的竞争,是体制机制的竞争,并不是某一个维度的竞争,如果体制机制好,再加上自然禀赋好,那么竞争的优势就可能保持的比较久,如果只是因为来了某个能干的市长,没有形成制度化的优势,一旦官员离任,城市发展就出现变数。
另外也和供应链相关。现在大家越来越看重产业链的作用,如果某地有个产业集群,这种优势就能长时间的固化。如果没有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一走,那这个产业就完了,这个产业完了,那这个城市就完了,就很危险。所以很多地方都想办法做大产业集群,先把生态环境建起来,然后再把人引进来。
现在很多地方在招商引资的时候思路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谈优惠政策,不再谈土地,因为这些东西谈的空间越来越小。土地的自由裁量权很小,很多地方越来越强调产业招商,把完整的产业链吸引过来。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持竞争优势。
但话说回来,产业是动态发展的,今天的主导产业到明天就可能是衰退的产业。所以城市的竞争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输家。只要允许公平竞争,只要地方官员愿意作为,其实每一个城市都是有机会的。
虽然产业的竞争会使得竞争优势被大城市固化,但是产业特色在不断发生演化,比如说互联网产生以后,很多产业并不一定需要在物理上集中在同一个地方,这就使得很多城市,如果能吸引到某个环节或者某个链条,在这个环节或者链条上做长、做精、做深、做专,就有很大机会。现在很多要素不需要在物理上跨区流动,这就可以在某一环节做深,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搜狐城市:将来人才流动的格局会像当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样呈现“马太效应”吗?
聂辉华:从理论上讲,如果是市场自发竞争,一定会导致马太效应。市场竞争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因为市场竞争有规模效应,就是属于赢者通吃。如果没有任何干预,在现在这个起点下,肯定会导致大城市越来越强,中小城市越来越差,但是这个问题是好还是坏还有争议。比如说一些人就认为中国的城市还不够大,但我对此有保留意见。
我不反对争议,也不反对人口等其它要素要自由流动,因为允许人口自由流动才能让要素的最大贡献发挥出来,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问题的是,人口在什么情况下流动以及怎么流动。我刚刚提到,中国城市的竞争并不是公平的竞争,中国的城市是分等级的,有正部级的直辖市、有副省级城市、有省会城市、地级市、县级市,这些城市之间是有上下隶属关系的,不是并列关系。
所以,要让人口、资源自由流动是没问题的,那我们能不能做到尽量减少城市之间的行政差异。如果能够淡化,或者弱化行政级别,让资源充分流动的话,我觉得在这个前提下,人口的流动会慢慢具有市场化的特征,很多人就会不一定非要想留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
现在有很多机制体制的制约,使得城市之间不能公平竞争,
另外,现在的城市竞争中要素很难流动。如果把北京的医院和高校搬走一半,那北京的吸引力显然没有现在那么大。所以我们其实有很多可做的事情,允许资源自由流动的前提是,大家要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下,规则要公平,规则公平的前提下,允许城市间自由竞争那没问题。
但同时我要强调一点,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主要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讲的,但是从国家大的角度讲,从民生的角度讲,城市的管理不只是经济效率,还要考虑政治问题,要考虑平衡问题,考虑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安定团结问题等,所以城市的发展绝对不只是经济效率问题。城市发展要有差距,但差距也不能太大,差距太大的话小城市就没有动力改好了。
搜狐城市:那如何提高中西部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吸引力呢?
聂辉华:吸引人才往往和招商引资是相关的,招商引资又和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优化营商环境又跟提高综合竞争力尤其是机制体制的竞争力是有关系的,所以这是个系统性工程。
对于中西部来说,第一,你的竞争规则是不是完善,是不是公平,是不是透明,这个太重要了。第二,你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不能太差,太差就没有吸引力了,人才流很多是携家带口的。第三,基础设施要好,这一点也不容易。
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小城市就没有任何优势了,显然不是,因为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很多方面又有后发优势,后发的城市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少走弯路。比如5G出来了,很多地方就可以上马先进的企业,这些产业可能不需要之前的传统产业的基础,就可以实现快速的发展,那就还有希望。
另外,我在之前的营商环境报告里提到过,在廉政方面,中小城市是有优势的,很多发达城市的清白指数并不高,这是有原因的,但是如果是个小城市,在廉政建设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还有一点,中小城市的生活成本小,一般自然环境也不错,人才到这里会被相对重视,这对人才也是有吸引力的。
-end-
对个人提升和职场发展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在“看理想”APP下载收听聂教授的最新节目《不完美世界的博弈:契约经济学35讲》。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