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前几天,我在新浪微博上参与了一次关于经济学文章匿名评审的讨论。我的观点是:文章好不好,先看主题;如果主题足够好,技术问题是次要的。但是很多年轻审稿人就喜欢找技术上的问题,比如内生性、指标不合理,理论模型假设不合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国内一流期刊的论文“精致地平庸”。希望学术界有所改变。参与讨论的几位青年学者中,王永钦教授比较赞成我的观点,相对而言包特教授和徐轶青教授更强调技术的重要性,当然谁都不否认主题的重要性。今天,我看到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发表于JEL期刊的一篇文章,觉得很有意思。他的观点与我们的讨论主题高度相关,因为选题就是“重要性”的一个方面,而技术则是“硬性”的主要表现。那么,阿克洛夫是怎么看待两者的取舍呢?我翻译了他文章的主要内容。由于是浏览,因此一些地方可能翻译不太准确,请以原文为准。——聂辉华 2020年6月3日
《遗漏之罪和经济学的实践》
作者: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
主要观点: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回报机制有利于“硬的”部分,但是不利于“软的”部分。这种偏见导致经济研究忽视了重要的主题以及那些难以用“硬”方法来研究的问题,因此导致了所谓的“遗漏之罪”。本文认为,应该反思当前经济学界的发表和晋升体制,同时认为应该提高对发表和晋升标准的容忍度,这是一种缓解偏狭的方法论偏见的机制。
1、硬的和软的
把经济学分为“硬的”部分和“软的”部分,这种两分法与精确性有关。例如,定量分析就比定性分析更硬。在定量分析内部,因果推断就比相关性分析更硬。因此,聚焦于识别策略的经验研究就被认为尤其“硬”。类似地,数学模型被认为比文字表述更硬。
2、遗漏之罪:一个模型
借助于一种类似于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的二维图,我们可以从“重要性”和“硬度”两个维度刻画一种经济学研究。社会最优的研究是,在重要性和硬度两方面都适度,但是研究者偏向于更硬的研究,这导致重要性降低了,这种组合偏离了社会最优。总体来看,学术界对“硬”对追求,导致了“遗漏之罪”。
3、偏向“硬”的原因
原因之一:经济学家的傲慢。经济学家自认为处于社会科学金字塔的顶层,经济学应该比其它社会科学更象科学,这是导致经济研究变“硬”的主要动力。
原因之二:经济学的评估过程。学术期刊更有可能选择偏硬的论文,因为一篇文章技术上的争议更少,而重要性的争议更大。
原因之三:职业发展路径上的选择。在专业上越硬,在职业选拔上也会更硬,这导致后来者更硬,这形成了一个负反馈的闭环。
4、硬性偏见的后果
后果之一:对新思想充满偏见。旧思想工具更多,通常更“精确”,但新思想相反。这降低了挑战旧思想的威胁,从而阻碍了创新。
后果之二:过度专业化。硬性偏见鼓励了过度专业化。因为通才需要满足多个硬性标准,而专才只需要满足一个硬性标准。
后果之三:Top5诅咒。经济学家对“硬性”标准的追求,导致Top5期刊对教师获得终身教职和晋升越来越重要,这其实是评审委员会的“懒政”。
5、一些例子。最典型的例子是,经济学家几乎无人预测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尽管每个细分领域的人都发现了导致金融危机的某种因素,但就是没人能够将这些因素串起来,从而预测金融危机。这就是过度专业化的恶果。其它例子包括吸烟与健康、全球变暖、宏观经济学。
6、政策建议。首先,有必要对当前的发表和晋升制度进行反思,并提交一个报告。报告的第一部分应该是反思期刊主编和审稿人的角色。象《美国经济评论》(AER)和《经济研究评论》(RES)作为“评论”刊物,收到稿件之后应该要么发表,要么退稿。主编和审稿人应该只是作者的伴侣,而不是独裁者。第二部分应该讨论合适的晋升标准,不应过度依赖于Top5期刊以及美国数据。最终,经济研究应该鼓励我们每个人表达我们能做得最好的观点:听从自己的内心(from the heart)。
索引:Akerlof, George, 2020, "Sins of Omission and the Practice of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20, 58(2), 405–418.
整体经济下行,企业利润微薄,更要通过管理苦练内功,降低成本。欢迎阅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辉华的企业理论通俗读物《跟<西游记>学创业——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中央电视台两次推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两次直播专访。
有趣、有理、有用的经济学故事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