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按】2月5日,新京报连线多位专家,谈防控疫情及其对企业复工的建议。人民大学聂辉华教授接受采访。
各地政府应在精准摸排的基础上出台针对性政策,切忌一刀切。
文 | 陈静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与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已成各地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2月3日上午,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介绍,将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
疫情以来,不少企业遭遇用工、能源供应、融资、产业链配套等方面的难题,对此,各级政府部门应如何作为?对此,新京报记者连线多位专家学者,就此展开探讨。
访谈嘉宾(排名按姓氏拼音排序):
郭 瑜:中国人民大学囯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
匡贤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毛寿龙: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
需求骤减、高人工成本、资金链断裂、交通物流受阻成企业痛点
1.疫情困扰之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目前主要面对哪些发展痛点?
匡贤明: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但短期内确实对一些中小企业尤其小微企业带来比较大的冲击,客观上也使一些企业经营者产生观望或消极情绪,有关部门应有所注意并积极引导这些预期。
此外,在有的地方,企业复工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审批。特殊时期,这个举措出于防控疫情的客观需要,有其必要性;但也要避免审批带来的复工延迟的情况,对符合复工条件的企业发展有可能带来负面效应。如何平衡防控疫情与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应成为有关部门考虑的重点。
毛寿龙:中小企业的痛点,除了融资难、税费负担等问题,短期内企业用工成本的问题格外突出。春节期间法定假日三天政府规定工资按照300%支付,其他四天假日按照200%工资支付。中小企业支付不起这个成本。
目前,随着法律执行越来越严格,大家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中小企业在春节期间,即使是生意最好做的服务业,也开始停工。企业停工,但房租、融资利息、基本工资、税费负担,还是照付。只有出,没有进。很多节前增加的订单完不成任务。假期延长,在疫情期间额外防疫支出增加,中小企业必然不堪重负。
聂辉华:我个人估计,目前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行业包括餐饮、批发零售、农牧、旅游、教育、物流等。
比较严重的情况主要是:第一,需求骤减,甚至没有需求,例如部分地区的餐饮行业和旅游行业。第二,人工成本成为负担。大部分企业无法按期开工,但是工资、五险一金要照发,这就是额外的成本。第三,资金链断裂。房租、工资不能少,但是业务收入没有,一般企业没有那么多现金储备,很可能几个月后资不抵债,面临破产风险。第四,交通和物流受阻,缺乏原材料和工人,无法恢复生产,从而导致订单违约。例如,各地封路导致一些养鸡场无法购买到鸡饲料,一些企业甚至只能将饿死的鸡就地埋葬。
政府应在精准摸排的基础上出台针对性政策,切忌一刀切
2.如何根据这些痛点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匡贤明:我认为,与其通过行政审批来决定企业是否应该复工,不如制定严格的复工条件,使企业自主判断,加强企业对于复工复产的灵活自主权。
当然,地方政府也可以继续加大抽查、监督力度,避免企业出现防控疫情不利的现象。在这个基础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保险、降成本等多方面的支持。
毛寿龙: 由于现在是抗疫关键期,企业复工复产,最大的问题还是厂区和办公区的消毒、相互区域物理隔离等抗疫措施的设计和落实问题。这些方面,政府防疫部门要给予及时、适当和专业的防疫指导。要培训中小企业的防疫人员,并检查督促落实。
在防疫期间,政府防疫部门要配置好防疫物资,给中小企业也能够配置一部分。避免防疫物资紧缺而出现防疫漏洞。
其次,有疫情后,要及时给予处置,该治疗及时治疗,该隔离集中隔离。尽可能不给中小企业增加疫情处置的负担,也避免因为疫情而让中小企业停工停产。
聂辉华:我认为,国家层面有关部委应该成立一个协助企业应对疫情的工作小组或联席会议;其次,通过多部委联合,统计和调研当前受影响比较严重的行业有哪些,估计有多严重。这两步是基础性工作,没有这两步,光有各地和个别部门的其他帮扶举措是不够的。
换言之,我们需要利用大数据先摸清楚情况,很多人忽略了这个基础工作。没有精准情报,就无法对企业进行精准扶持,而且搞不好会导致宝贵的财政金融资源的浪费或错配。
政府的支持措施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一刀切。
首先,对于没有需求、没有市场的行业,建议减税、缓交税收;其次,对于员工无法按期上班的企业,允许企业和员工协商灵活的上班方式以及工资水平,政府不应强令按原有标准发放工资,并应该适当减免五险一金的缴纳水平;再次,对于资金链可能断裂的企业,应该通过金融机构给予适当展期,延长还贷时间,不能随意抽贷和断贷。这涉及对金融部门的风险管理和业绩考核,要修改管理标准。最后,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要逐步恢复交通,严禁各地随意封路、封村、封城。
杜绝“政府请客,企业买单”,保障企业自主权
3.在此过程中,如何保障企业自主权?
匡贤明:核心是把复工权逐步下放给企业。企业在地方政府总体防疫安排的框架下,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复工,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只有这样,相关的企业帮扶政策才能发挥更大的杠杆效应。
毛寿龙:在现有阶段,政府的这些帮扶政策和措施,都是辅助性的。政府的拨款分物、房租优惠、税费减免和缓交,抗疫指导和帮助等行为,都不改变企业的性质,也不改变企业自身有完全的自主权这一法律和管理的事实。即使企业出现疫情,防疫部门出动封锁现场,在这个时候政府看起来是主动的,主导的,但基本的目的还是为了服务企业。
所以,要正确处理好政府行为和企业自主权的保护问题。尽可能要服务性执法,而不是粗暴执法,强制执法,扩大执法。
聂辉华:在不违法违规的前提下,在政府特殊时期特殊政策的前提下,鼓励企业与员工、供应商之间通过友好协商,共渡难关。
例如,日本在金融危机期间,通过管理层和员工减薪的方式,维持企业生存,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防控疫情是一场攸关全体国民利益的大事情,政府不能为了保护某个群体的利益,而让其他群体承担过重代价。要防止民粹主义情绪,杜绝“政府请客,企业买单”的现象;要让企业、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理解,非常时期,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渡难关。
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尊重企业需要,切忌闭门造车
4.综合对比各地已经出台的支持企业、帮扶企业的政策,还有哪些建设性意见?
郭瑜:目前北京等多地已经及时发布抗疫期间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渡过难关的政策,包括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延长社会保险缴费期、推迟3个月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实施培训费补贴政策等,以此来分担用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这有利于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成本,值得肯定。
在此之外,我认为应该逐步恢复物流与人流,尽量减少生产过程所遭受的干扰和破坏,政府应对症下药,做好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的衔接工作,逐步恢复物流与人流。
此外,可预见的宏观调控手段将是执行更具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并增加补贴、减少税费,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流与流动性。
匡贤明:目前很多地方都出台了支持企业、帮扶企业的政策,可以预期这些政策对于稳定企业、支持企业将逐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加快市场开放力度,推进要素资源自由流动。
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在于我国巨大的内需市场,只要加快打破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掣肘,就能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大的制度空间,使中小企业在应对疫情冲击的同时,能抓住趋势,推进发展和转型。
毛寿龙:现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各种政策,这些政策很多都是面上的政策。落实到企业,尤其是大数量的企业,可能还需要靠实践来检验。
在这里,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尊重企业的需要,还要主动上门提供服务。否则,政府的这些政策,很可能只是落实到了很少部分企业,很多中小企业并未得到实质性的帮助。面向大数量的中小企业,政府的服务要主动,而且在力量不足的时候,要发挥服务平台的作用,还可以开放服务平台,让服务性企业组织进来帮助政府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聂辉华:涉企政策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如果有关方面能够听取企业意见和员工意见,大家一起协商方案,这样的方案才能解决现实问题。非常时期,更不能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闭门造车。
文章原载于新京报评论,陈静采写。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