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楼兰君按】几年前,我去外地调研,一位年轻的厅级官员陪同介绍情况。我问他,你认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最缺乏的技能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写作能力。对于文科生而言,如果你“笔杆子”不行,“嘴皮子”也不行,那你跟蓝翔的人怎么去竞争?我觉得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民粹主义风气,就是无限讨好学生,其实这最终会害了学生。我的同事冯仕政教授这次说了真话,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够听得进去。——聂辉华 2017年5月14日
临到毕业季,老师与学生的接触也就格外频密起来。因为有很多事,比如毕业论文、各种申请,等等,不得不反复打交道。在此过程中,相互了解也越来越真切,一些真相也就慢慢地暴露出来。让人浩叹的是:为什么现在有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那么差,所犯的一些错误简直匪夷所思,只要稍加学习即可避免。
一个学生交过来的论文,居然连引文的标注应该放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以为这已经是常识:肯定是放在所引文字之后呀。但人家独出心裁地放在所引文字之前(TA用的数字上标格式,不是文中夹注格式)。我太为惊讶,连忙追问:你大学四年看过一篇专业论文吗?翻过一次专业期刊吗?但凡看过一两篇论文,怎么引、怎么标,稍加揣摩就会了,还用专门教吗?大学图书馆拿来干嘛的?就是拿来你学习的呀。TA支吾其词,不敢正面回应。再追问,果然没有看过。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另一个学生交过来的论文,通篇连最起码的排版都没有,哪是标题,哪是正文都分不清。我一看就忍了又忍。别的要求我也不想,标题要比正文突出显示,要么字号大一点,要么字体有所区别,难道这个也要人教?在我看来,这个根本就不涉及什么学术规范,而完全是个人审美品味问题。标题、正文揉成一团,你看着舒服吗?我看TA的个人打扮还挺讲究的,怎么对论文就是另一重天地呢?退一万步说,即使涉及学术规范,也是稍微看一两篇专业论文就get到了吧?
面对此情此景,要不要对学生严加教育,我非常纠结。因为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会理解老师的苦心,当面也许不吵不闹,背后不知道骂了多少回,说你拿大、装A。更吊诡的是,那些认为得了教诲的学生一般都只是感恩在心头,而那些认为受了委屈的学生却会到处去传播。就在这样不对称的传播中,老师的形象就慢慢地扭曲了。因此,不少老师都明哲保身,甚至主动迎合学生,学生怎么高兴就怎么来。
我也曾经装出一副谦谦君子,湿润如玉的样子,所谓对学生“以爱护为主”。结果发现,这样不但浪费时间和精力,效率上不去;更关键的是,学生就像没事人一样,根本就没有听进去,一点效果都没有,你完全是枉费心机。我转念一想,看来得说狠一点,不然他们不长记性。但看到学生挨训时脸上各种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样子,又于心不忍,下来颇有些后悔。
我曾经写过一篇博客《我从来不与学生博感情》,有人看了说我霸气,但我认为这是做教师的本分。不过,如今我真的有点不知道怎么办了。当今之世,在各种氛围的包围之下,老师的角色有点尴尬,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我的愿望不多,只是希望学生能够增强一点主动学习的意识,不要放任自己停留在山寨水平上。我经常对学生讲,老师与你无怨无仇,不会没事与你们过不去; 等你到了社会,才会发现有人就等着看你的笑话。
文章载于:冯仕政教授的微信公众号“政眼”(ID: zhengyan20160315)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