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
今天下午,新华网思客栏目邀请了万达集团董事长、亚洲首富王健林先生来演讲,主题是“万达的转型与挑战”。我作为四位特邀嘉宾之一,参与提问和互动。本来我准备了好几个问题,但是后来由于时间关系,主办方规定每个嘉宾只能提一个问题。因此,我借此机会将所有想向王健林先生提的问题列举如下,并谈谈我对王健林演讲的感受。
王健林先生用了大约40分钟介绍了万达集团的转型原因和途径。根据他的介绍,万达集团将从一个商业地产企业转型为一个商业服务企业。2020年之后,商业地产板块的产值将接近于零,而商业服务、文化集团、金融集团和电子商务将成为万达集团的新四大板块。然后,王健林先生介绍了万达要实现成功转型的几个条件:第一,业务之间有协同性;第二,要有坚强的执行力;第三,要结合自身实践;第四,要注重与互联网的结合。
其实,从王健林先生一开始介绍万达转型,我就有一个疑问:万达做商业地产做得非常成功,这也是万达集团的支柱产业,为什么要放弃商业地产?为什么要实现“轻资产化”?难道是因为将来商业地产没有前途了吗?还是因为商业地产要拿地,而拿地就要和地方政府频繁打交道,因此万达想从与地方政府打交道为主转为与企业打交道为主?这与当前严峻的反腐态势是否有关系?我不得而知。
王健林先生演讲结束之后,我作为嘉宾,问了一个问题:您在一次公开访谈里说,“政企关系是一门比博士后还高深的学问”。我本人就是博士后,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正巧还研究政企关系,因此我很好奇。您提到处理政企关系时,要“亲近政府,远离政治”。但是,在中国,各项制度不完善,频繁跟政府官员打交道,不可避免地要牵涉到人事、派系或者权力等政治问题。您是如何做到在亲近政府的同时,又远离政治呢?能否举例说明?谢谢。
王健林先生的回答出乎我意料。他首先澄清,“亲近政府,远离政治”是一次内部讨论时提出的,纯粹是为了让两句话对称,就是“亲近”和“远离”,但这根本不是这个意思。他坦承,在中国做生意,不可能远离政府,但确实不应该过于依赖政府。他认为,“走人脉,不如走市场”。伟大的企业都是要走市场成功的。他举例说明,当年万达集团要进入广东,但是作为私营企业就是不让进去,最后不得不挂靠一个国企,通过交管理费而曲线进入广东市场。
如此说来,一个亲近政府的中国企业,根本不可能远离政治。那么进一步的担心来了:如果一个企业因为接近政府而获得了更多信息或优惠政策,但因为卷入了政治,很可能就与官员沆瀣一气,最终“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企业应该如何在获得优惠和避免政治风险之间取得微妙的权衡?特别是在高压反腐态势的今天,如果一个企业要赚钱,要跟政府打交道,难道就真的不能独善其身吗?更进一步说,有没有可能,一个企业只利用市场信息,只跟政府保持礼节性、法律性关系,但同时又能发展壮大?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的政企关系或者官商关系,从来都不是对等的契约关系,因此我为此感到悲观。
由于时间限制,我就只问了这一个问题,结果还很悲观。其实,我还有几个政企关系方面的问题要问,不妨照录于下:
(1)您的万达集团经常能够以较低的价格拿到地,请问您拿地的价格是否低于市场正常价格?如果是,请问您认为这符合市场经济法则吗?
(2)如果您在与政府某个部门打交道时,发现该部门不配合、不支持您的业务开展,请问您据理力争、说服对方,还是动用更上层的资源来直接解决问题?
(3)您认为,“八项规定”前后,政府部门办事的效率是更高了,还是更低了?您是否遭遇过政府部门的“懒政”、“怠政”问题?
(4)在您与各地方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您认为哪些地区或者哪些部门的效率相对更高?
王健林先生及其万达集团下一步的走向,我们都无法预测,但至少他现在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我很希望,象王健林先生一样成功的中国商人,能够看到并回答我的上述疑问。
最后,说一点对王健林先生的主观感受。在两个小时的演讲过程中,王健林先生一直站着,而且没喝一口水,说明他身体很好。他自己在回答提问时说,每天都锻炼。连亚洲首富都天天锻炼,我们普通人有什么不理由不好好锻炼?整个演讲过程,王健林先生虽不苟言笑,但措辞清晰;虽态度谦和,但透露自信;虽贵为董事长,但对公司战略、业务布局、市场数据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懂业务,才是好领导啊!
参考文献:聂辉华,2015,《为何中国政企关系如此复杂?》,FT中文网(英国金融时报),6月2日,全文链接为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2248?page=1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