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编者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很大困难。危机时刻,政府和企业必须携起手来共克时艰。如何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提和基础上,打好中小微企业保卫战?四川日报《问计高质量发展》邀请省内外六位专家共同出谋划策。
 
专家名单
 
王海林,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管清友,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
 
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
 
郑世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石敏俊,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尹宏祯,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
 
(一)疫情影响有多大?
 
●服务业企业首当其冲,制造业企业也面临严峻考验
 
●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负面影响大,且持续时间长
 
●政府投资项目方向调整,将直接影响配套或关联企业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聂辉华:目前还难以全面估计。短期来看,对餐饮、旅游、农牧、批发零售、物流和教育行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长期来看,未来几乎所有企业都将不得不在正常供应链之外考虑应对大规模疫情的不确定性,例如,投资购买线上办公系统,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发展智能非接触式物流。这些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的扩展,会带来新的商机。当然,在此次疫情中,一些药品生产企业、游戏开发公司以及办公自动化供应商将获益。
 
石敏俊:服务业企业自然首当其冲。制造业企业也面临严峻考验,一是由于延迟开工,导致企业违约可能增加,国内乃至全球供应链将受到影响;二是产业链内部上下游企业的生产不能同步,也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三是企业现金流收入少,资金链面临考验;四是疫情过后原材料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加上招工难,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
 
由于服务业企业大多为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也有许多是中小企业,它们抵御冲击的能力相对较弱,受影响更大。
 
郑世林:不应忽略对外贸企业的影响。我们通过对SARS疫情的研究发现,其显著抑制了我国企业出口,疫情期间的外商订单流失还会对企业出口持续产生1~2年的负面影响,疫情对低技术企业出口冲击更大,对高技术企业出口影响不是很明显。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涉及面更广,如果疫情持续,预计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将超过SARS疫情。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微出口企业很可能因为外商订单流失,退出出口市场。
 
尹宏祯:有两个长期影响值得关注。一是产业结构性调整的影响。疫情过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可能发生较大改变,需求结构也相应可能会发生较大调整。就消费而言,不接触人的居家消费行业会出现持续发展,涉及人流聚集的餐饮、旅游等行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萧条;就生产领域而言,会加速三次产业无人化的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将会在疫情结束后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二是政府管理和宏观调控思路调整的影响。比如,政府强化网格化管理,这要求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更加规范。再比如,政府投资资金和引导基金可能会向应急类项目倾斜,中小微企业作为配套企业或关联企业必然会受到影响。
 
管清友:受疫情影响,一季度的经济数字不会好看,每个省市产业结构不同、疫情程度不同,受到的冲击不同。四川是文化旅游大省,餐饮业发达,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多,要警惕有些行业受到的冲击不可逆,疫后重建任务不会轻松。
 
(二)复工复产怎样有序推进?
 
●有序复工复产是防疫、民生、稳定的迫切需要,也是企业持续经营的迫切需要
 
●要在严防死守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推进复工复产,并循序渐进
 
●支持医用品制造企业增添设备扩大生产,促进实体服务向网络服务转型
 
记者: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企业复工复产能否缓一缓?
 
王海林:企业有序复工复产非常紧迫,这是防疫、民生、稳定的需要。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阶段,防疫的规模越来越大,防护用品、治疗药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急需扩大生产,保障供应。同时,中国有14亿人口,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2019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万亿元,其中四川超过2万亿元,这其中除了少量鲜活农产品,绝大多数是工业制成品,需要企业生产供应。随着家庭春节前存货的消耗,居民生活必需品的购置高峰也即将到来,这也急需企业生产供应。
 
复工复产也是企业持续经营的迫切需要。没有生产的恢复,企业的固定费用将无法摊销,银行贷款利息将成为沉重负担,流动资金将逐步消耗殆尽。随着停产时间的延长,中小微企业的问题会影响到现有产业链和供应链,进而影响大企业生产。随之而来的就业问题更应高度重视。四川常年有2500万农民外出务工,劳务收入超过4000亿元。其中在省内务工约1400万人,如果这1400万农民工在春节长假后长期不能复工就业,必将给社会稳定、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无论对企业自身,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讲,有序复工复产都十分重要且紧迫。
 
记者:尽管紧迫,但有效防控是复工复产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可能一切归零。
 
王海林:是的。首先还是要严防死守,听从党中央的统一指挥,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此基础上,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推进复工复产,并循序渐进。具体到四川,我有六条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医用品制造业、网络服务业。千方百计扩大医用品产能,支持医用品制造企业增添设备,扩大生产;支持同行业关联企业转产短缺产品,保证省内急需;支持医药企业与医疗单位和科研单位合作,从事抗病毒“老药新用”的研究筛选,四川作为中医药大省,理应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促进实体服务向网络服务转型。四川有强大的通信传输能力和数据中心支撑能力。建议鼓励实体院线发展网络院线,增加电视节目平台与点播节目源;鼓励游戏企业开办网络游戏室,开发居家游戏节目;鼓励实体零售店增加网络零售服务+物流配送服务;鼓励实体餐饮店增加网络订餐业务+小区配送服务。鼓励远程教育发展,集中我省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制作各课程节目,通过网络电视定时、定频播出;大中专学生课目种类较多,可通过手机APP构建导师+学生群,定时授课答疑。以上成果在疫情结束以后还可长期发挥作用。
 
第三,智能化自动化生产企业与车间,高温生产企业与车间可根据市场需求复产。智能化自动化企业与车间生产线基本没有工人,主控制室少量操作人员采取目前小区防护措施即可。新冠病毒不耐高温,高温生产企业如炼钢炼铁、铝冶炼、一些化工企业应尽快复产。
 
第四,分散作业、野外作业、远程作业企业可即时复产。地面采掘业、水力发电业、货物运输业保持生产状态。
 
第五,楼宇经济在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下复产。楼宇经济是高智力、高资本集聚、低资源耗费的新经济形态,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楼宇经济有人力密集的特点,容易导致病毒传播。楼宇经济的复工复产关键取决于楼宇病毒防控措施。
 
第六,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条件复工复产。优先恢复装配式建筑业生产。传统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装配式建筑将大量建筑构件转移到车间内进行自动化生产,可显著降低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还可节水、节材、减废,应优先安排复产。组装式流水线生产企业,需要调整流水线密度,增加机器人作业数量,更严格的人员防护条件才能复产。
 
(三)政府帮扶政策如何更精准?
 
●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摸清企业受影响情况,在此基础上提高政策针对性
 
●既要防止“政府点菜、企业买单”,又要防止不切实际的减税减费
 
●保证政府订货不欠款,加强能力建设促投资
 
记者:目前包括四川在内的一些地方,已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帮助支持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怎么才能让这些政策措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聂辉华:首先要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掌握疫情对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的基本数据,在此基础上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政策措施还应该更加精细,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些企业要减税、缓交税收,一些企业要提高补助,一些企业要鼓励留住员工。尤其重要的是,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和员工在非常时期协商工作方式和工作报酬。此外,要根据疫情严重程度,逐步恢复交通和物流。没有人流和物流,企业回天无力。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家里办公,尤其是制造业。
 
王海林:有建议提出,非常期间企业缓交或免税。但目前抗击疫情基本靠政府资金支撑,如果政府没有收入来源,财政也难以支持。企业贷款利息由于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停产期间仍然在计息,这意味着疫情影响的后果银行完全没有承担,建议至少先缓息,待国家后续政策出台后再处理。
 
管清友:制定政策,既要防止“政府点菜、企业买单”,又要防止不切实际的减税减费。政府、企业和个体,要有基本共识,既要考虑到企业和个体所受冲击,也要考虑到财政的压力。这次应对疫情,帮扶中小企业政策的核心,应该是政府、国企和国有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让利。
 
政府一方面要紧盯国家宏观政策,抓紧时间汇总梳理重大项目,尽早争取国家专项贷款等支持。另一方面要做好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协调工作,帮助金融机构梳理优质企业并及时提供贷款、股权融资等服务。有些企业并非经营不善,只是暂时困难,比如西贝莜面在获得浦发银行4.3亿人民币授信后,企业就松了一口气。最近西贝莜面“出租”员工给盒马鲜生,既保住了西贝员工的工作,也减轻了盒马这类企业用工方面的压力,这种合作值得推广。
 
王海林:有三点具体建议:要保证政府订货不欠款。目前医药用品、防疫物资的订货方主要是各级政府及部门。要保证按时付款,有条件的做到日结日清。这既是企业生产持续的保障,也体现对企业加班加点工作的鼓励。
 
要用能力建设促投资。根据此次疫情暴露出的应急系统短板,公共卫生方面急需加强能力建设。一是公共卫生应急产品生产能力建设。布局一批定点工厂,政府全额设备投资或政府补助、企业投资增加生产能力,委托企业代管,产品不计提设备折旧成本,优先满足政府订货。二是应急产品储备基地建设。三是在全省建设一批较高水平的传染病医院。四是加强医药科研能力建设。促进医药企业与中科院成都分院、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中医药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建设药品、试剂、器件等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加快我省医药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转化。
 
要加强对企业用工的服务。对生产医疗用品的企业扩大生产,政府协助组织员工,当地公立医院免费提供体检服务,优先调配防疫用品,社保部门补助相关培训费用。对其他复工复产企业,政府优先调配防疫用品,定期派出防疫人员上门问诊,发现医学观察人员,及时安排到政府集中“医学观察点”隔离观察。
 
郑世林:政府应该出台专门针对出口企业的政策措施。近几年,大量劳动密集型行业正在向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转移。如果疫情持续,可能更会加速制造业的转移,容易造成部分地区制造业的空心化。疫情也会影响高技术企业国际出口竞争力。中美贸易摩擦加征关税的主要针对中国的高技术产品。新冠疫情的冲击将增加高技术企业的运营成本,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技术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企业自救措施如何更有效?
 
●关注现金流,力保资金处于相对充足的状态,同时挑战极限式地降低成本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鼓励有实力、有现金流的企业加大并购重组力度
 
●建立跨区协调联动生产机制,积极组织货源,避免海外订单延滞带来的损失
 
记者:面对这场生死存亡的考验,企业自身应该怎么做?
 
石敏俊:中小微企业需要尽快调整自己。首先需要有信心,危机来临的时候,信心比黄金重要。第二,保守财务,只有资金的运用是高效能的,才真正具有安度危机的基础,因此要关注现金流,做好自我保护,加大资金的自我筹措或对外融资,加强与客户或供应商的沟通,争取在应付款或应收款上有协调的余地,力保资金处于相对充足的状态。同时,挑战极限式地降低成本,这是危机时期中小微企业最关键的行为,也是底线。第三,与员工达成共识,建立命运共同体,共渡难关。第四,顺应变化,真正贴近顾客,让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能够为顾客创造真正的价值。第五,以创新应对危机。危中有机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而现在则需要中小企业真正用创新去寻求机会。最后,能否应对这场疫情危机,还取决于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的经营意志力。
 
管清友:四川有大批质地不错的公司,在软件开发、生物医药等方面有优势的拟上市的公司,应尽快申请科创板、新三板挂牌,充分用好资本市场的作用,从而解决资金压力并获长远发展支持,同时鼓励有实力、有现金流的企业加大并购重组力度,稳住行业,稳住就业。
 
尹宏祯:中小微企业经营者要学会从危机中总结和积累经验。首先,这次疫情提示我们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年代。大多从事传统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在这个时代面临着很多不可预测的经营风险,能够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的黑科技可能会像这次疫情一样瞬间打乱我们的生活。中小微企业经营者必须时刻思考,时刻谋变。在这样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应对的唯一方法,就是时刻要有变化的思维。其次,大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强,但中小微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船小好掉头,在面对外部风险方面,中小企业也有着更多的选择。比如,可以充分认识和研究目标顾客在疫情抗击中所表现出来的、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在企业原有数字化转型基础上,大力拓展和创新企业的线上业务,对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所存在的数字化转型机会进行深度挖掘。再比如,可以抓紧机会,苦练内功,充分挖掘成本节约潜力和快速的市场响应潜力,努力把握本次疫情市场挤压所带来的重新洗牌的机遇,在特定细分市场上谋求更有利的市场地位。
 
郑世林:对出口企业来讲,还有个技术性策略。如果处在疫情严重区域,因疫情防控需要必须延缓复工,可以向其它无疫情或疫情较轻区域的企业组织货源,形成跨区协调联动生产机制,避免大批海外订单延滞所造成的巨大损失。
 
 
胡彦殊、陈露耘、王付永采写。
话题:



0

推荐

聂辉华

聂辉华

607篇文章 4天前更新

江西省崇仁县人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科研处副处长。 聂辉华官方网站:白鲨在线(www.niehuihua.com);E-mail:niehuihua@vip.163.com;微信公众号聂氏政经评论(ruc_nie)。 【媒体转载本人博客文章,必须获得本人授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