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夜读资治通鉴21-舌尖上的战争】
 
战国时期绝对是辨术和博弈论展示的巅峰时期。谋士的几句话,既可以让各国兵火连天,也可以让各国偃旗息鼓。存亡之危,系于舌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名列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黄歇(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的情人),在秦国联合韩国、魏国准备攻打楚国前夕,仅凭一封信就说服秦王放弃了攻打楚国的计划。读者可能很想知道,什么样的信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呢?说起来,这封信不过780字,但是字字珠玑、逻辑严谨、层层递进、直击核心,毫无废话。(1)先说一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物极必反,因此今天强盛的国家,明天可能就衰亡了,警告秦王不要盲目乐观。(2)秦国非常强盛,击败了齐、楚、赵等六国联盟,这是表扬秦王,让秦王高兴。(3)提醒秦王要区分真正的朋友和敌人。韩国、魏国几十年以来一直备受秦国欺凌,它们才是秦国的宿敌,攻打楚国实际上给韩国和魏国以可乘之机。当年越王勾践怂恿吴王夫差攻打齐国,结果自己被越国灭亡;智氏家族和韩家、魏家联合瓜分晋国,结果韩、魏反水,智伯自己人头落地,这都是教训。这是重点,实际上是离间秦国与韩国、魏国的关系。(4)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说明,秦国如果借道韩、魏攻打楚国,恐怕被韩、魏夹击;如果从随水(地名)右侧攻打楚国,又面临山高林密等复杂地形,打下这片不毛之地也没啥用处。(5)秦楚相争,他国得利,到时恐怕要天下大乱,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6)秦楚两个大国彼此友善,那么韩、魏无机可乘,必然臣服秦国,瓜分齐国,最终燕国、赵国、齐国、楚国也将归顺于秦国,这符合秦国的根本利益。因此,纵观信件全文,可以说是一篇完美的战略研究报告。第一,从对方的利益出发讨论成本和收益,这是说服对方的最有力策略。第二,既讲历史的教训,又讲现实的威胁,还谈长远的利益,可谓面面俱到。第三,既恭维对方,又警示对方,分寸拿捏恰到好处。
 
【夜读资治通鉴22-能让一个国家起死回生的英雄田单】
 
战国时期,各国战争频仍,国家生生死死,但是几乎凭一己之力让一个大国起死回生的案例,估计只有英雄田单拯救齐国的故事了。公元前285年,齐湣王(就是成语“滥竽充数”中那个喜欢听单独吹竽的国王)灭了宋国,入侵楚国,攻打韩赵魏三国(“三晋”),甚至想吞并东周和西周两个诸侯国(不是两个朝代),最终要当“天子”(天子>国王>君侯),于是引起诸国愤怒。燕国牵头,令大将乐毅领兵,联合秦、魏、韩、赵一共五个国家联合攻打齐国。五国进攻齐国,齐国焉能不亡?齐国四十个城市被乐毅攻占,齐湣王逃走,最终被楚国将领淖齿剥皮抽筋弄死。齐国临淄人田单用铁笼套在马车上逃到齐国即墨。田单得知燕国继位的燕惠王当太子时就不喜欢乐毅,于是用离间计逼走了乐毅。田单在即墨城内成功地实施了多种计谋。一是装神弄鬼,谎称他有神人相助,以此稳定军心民心;二是诱使燕军残害齐国降兵,挖掘齐人坟墓,以此激怒齐人奋死守城,不留退路;三是全城皆兵,并且把自己的妻妾也编入战斗队列;四是假装投降,诱使燕军放松警惕;五是使用“火牛阵”,即在牛尾巴上点火,然后壮士们跟着牛后面冲向敌营。田单大败燕军,并乘胜追击,不断壮大自己的军队,最终收复了被占领的70多座城池。之后,田单将齐襄王接到莒市,他自己被封为安平君。虽然田单帮助齐国成功复国,但之后政绩平平。他曾带兵攻打狄城,三个月没有攻下。有高人告诉他,你之前收复七十个城池,凭的是一股不怕死的冲劲,现在都想保全生命,当然就打不赢了。于是,田单第二天亲自上阵,身先士卒,终于攻克了狄城。据《战国策》记载,田单晚年被赵国以三个大城市为代价从齐国挖走,但是最终田单只帮赵国打下了三个小城市。以大换小,赵国这笔买卖做亏了!
 
【夜读资治通鉴23-离间计也有不灵光的时候】
 
我在前面说过,离间计在战国时代几乎屡试不爽,主要是因为各国谋士和将军们流动性大、忠诚度低,另外还有一些国家存在“主少国疑”的特殊国情。不过,我发现也有例外,贤明的君主可以识破离间计,而高明的君主则可以驾驭功高震主的大臣。第一个例外是燕国大将乐毅的故事。乐毅借助五国联军攻占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但是搞了三年还攻不下莒城和即墨。于是有人向燕昭王进谗言:“乐毅之所以三年没有攻下两城,主要是他想借打仗的机会在齐国收买人心,然后在当地称王。现在之所以还没有称王,只是因为他老婆还在燕国。希望大王早做准备。”结果,燕昭王在一次酒席上公开宣称:“乐毅攻打齐国,为我报仇,齐国本来就该是他的。如果他在齐国称王,与我燕国并列,两国结盟,这是燕国和我的福气。”然后当场斩杀了离间者。我不得不说,恐怕没有哪个君主有燕昭王这样的气度和格局。他儿子燕惠王就没有,同样的谗言(这次是田单使用),燕惠王就相信了,结果乐毅被迫逃往赵国。第二个例外是乐毅的死对头田单的故事。田单帮助齐国复国之后,功高震主,而且他还经常做好事。例如,有老人冬天过河太冷,他居然把自己的裘皮大衣送给素不相识的老人。齐襄王认为田单在收买人心,意图谋反。结果一个下人说:“田单做的好事,完全可以变成大王你自己的好事啊。你就说,田单这样体贴老人,恰恰贯彻了我一直以来的主张。因此,你不仅不能批评田单,还要公开地表扬他。”于是,民间都在议论,原来田单是“奉旨行善”,还是君主贤明啊!因此,高明的领导,能让下属做的好事变成自己的好事,而让下属做的坏事变成下属的坏事。
 
【夜读资治通鉴24-正史中的“芈月”其实戏份很少】
 
大型电视剧《芈月传》曾经风靡一时,孙俪扮演的芈月(宣太后)以一个女政治强人的身份统治秦国40年,母仪天下,杀伐攻略,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在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中,芈月着墨不多,“戏份”很少,只有寥寥三句话。第一句:秦昭襄王的母亲是芈八子(即芈月),是楚国女子,称为宣太后(据说她是历史上第一位“太后”)。第二句:范睢从魏国逃难至秦国,见到秦昭襄王之后,直言不讳地说:“秦国哪有真正的国王?不过是太后、穰侯(芈月弟弟魏冉)说了算而已!”这句话暗示,芈月是秦国真正的统治者。第三句:秦王听从了范睢的建议,废除了太后,驱逐了穰侯等四大权臣,同时封范睢为丞相。第四句:一年之后(公元前265年),“秦宣太后薨”。剧终。对于一个统治最强列国四十年的“女王”,为什么司马光如此吝惜笔墨呢?我觉得这可能跟《资治通鉴》的写作目的有关。《资治通鉴》是给历代帝王治国理政提供经验和教训的,一般情况下会站在帝王的角度看问题,但同时也带有司马光个人强烈的道德偏好。因此,司马光不太可能去花费大量笔墨宣扬一个“牝鸡司晨”的“女王”,更不会细致地描述后宫太后使用阴谋诡计治理国家以及勾结四大权臣的具体过程。如前所述,司马光其实高度看重人品或道德,认为“德高于才”的人是“小人”。很可能,在司马光看来,芈月就是一个“女小人”(不是“小女人”)。
 
【夜读资治通鉴25-一个说服老板的成功典范】
 
在职场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困境:上司听不进正确的意见,怎么办?强行进谏往往难以奏效,见风使舵又良心不安,沉默寡言则担心事情变糟。《触龙说太后》为此提供了一个下属说服上司的有效策略。我记得以前的初中语文课本选编了这篇文章,可惜之后这篇文章就消失了。故事的背景是:秦国攻打赵国,占据了三个城池。新的赵王刚刚即位,掌权的赵太后向齐国求救(为啥是齐国?因为秦国和齐国在诸侯中最强大,分别号称“西帝”和“东帝”)。齐国说,出兵可以,但必须把太后的儿子长安君送过来当人质。太后舍不得,齐国就不出兵。当时大臣纷纷进谏,劝说太后,但是太后生气地说:谁要是再议论此事,我就吐他一脸唾沫!关键时刻,左师(高级官员)触龙出面了,他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没有与太后顶撞,那么他靠什么成功地说服了太后将钟爱的儿子送去当质子呢?第一步,触龙说自己腿脚和饮食不好,并对太后嘘寒问暖(老人身体都不好,这是获取太后的同情心);第二步,他说自己年纪大了,想在临时之前将15岁的小儿子送到王宫当护卫,请太后恩准。太后同意了,并顺道讨论起父母关心儿女的家长里短(进一步建立感情共鸣,为后面说理打下铺垫)。第三步,触龙认为太后对自己女儿燕后比对自己儿子长安君更好,太后不同意,问为什么这么说?触龙抛出核心观点:太后为燕后的长远考虑,这才是真爱。太后同意这个观点(成功推销核心观点。)第四步,触龙问太后,为什么赵国开国以来,居然没有一个诸侯的子孙仍然继承了爵位?太后很好奇,触龙认为这些“官二代”有高官厚禄却没有立功,因此“富不过三代”。真要为子孙后代的长远考虑,就要让他们去建功立业,而不是坐享其成(通过反例进一步巩固核心观点,开始映射长安君有爵位没政绩)。然后,太后马上就明白了,立即同意派一百辆车子送长安君去齐国当质子。纵观触龙的谈话策略,可谓小处着眼,博取同情,取得共识,然后让对方陷入观点和行动的冲突困境。虽然刚开始看《资治通鉴》,但我认为里面很多辩论或说理技巧,非常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
 
以上内容来自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聂辉华教授,账号“人大聂辉华”。
话题:



0

推荐

聂辉华

聂辉华

607篇文章 16天前更新

江西省崇仁县人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科研处副处长。 聂辉华官方网站:白鲨在线(www.niehuihua.com);E-mail:niehuihua@vip.163.com;微信公众号聂氏政经评论(ruc_nie)。 【媒体转载本人博客文章,必须获得本人授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