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提要】中国人讨论问题往往有三大误区(或曰劣根):第一,喜欢走极端;第二,不能容忍多元观点;第三,使用双重标准。在讨论问题时,我们主张第一不要怀疑对方的动机,第二不要怀疑对方的智力。一个观点,只接受两种形式的批判,一是逻辑批判,一是经验批判。
 
2016年春节前后,关于农村面貌的几篇文章在微信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先是上海大学的博士生感慨乡情不再、“知识无力”,然后有人说“停滞的农村才可怕”,还有女博士站出来说“其实知识可以改变乡村面貌”,甚至还有教授和博导直斥“文科博士”在乡村问题上“装”模作样。作为一个出身贫困农村的经济学博士以及博导,我一直关注中国的乡村变迁,因此也关注这系列文章引发的讨论。但是,我不得不说,这次激烈的讨论令人失望,而且集中反映出中国人(至少是大部分网民)在讨论问题方面的三大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喜欢走极端。在中国人眼里,任何事物都有好坏对错之分。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对的,就是错的。根本没有中间地带,也不能容忍好中有坏,对中有错的混合结果。因此,毫不奇怪,网上关于乡村问题的讨论泾渭分明地搞成了两派。一派赞同,认为乡村在“沦陷”,传统在丢失;一派反对,认为物质生活的提高比保持虚假的乡情更重要。实际上,上海大学博士生的原文既提到了农村在物质生活方面的进步,比如打工收入较高,很多青年人开车回家,也论及了乡情的淡薄、嫁娶的过度竞争以及农村公共产品的缺乏。但是,争论者、批评者根本不管这些。大凡一篇文章有一些甚至个别观点与自己不同,或者令自己讨厌,为了加强批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将对方的观点简单化、片面化、极端化,贴上一个标签,树立一个靶子,然后开足火力攻击。这种断章取义、上纲上线的手法在辩论时被经常用到,但是在严肃的讨论或对话中使用这招,我会觉得非常无赖。如果是在学术讨论中使用这招,我会觉得非常无耻。
 
误区之二:不能容忍多元观点。世界是复杂的,也是多元的,因此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更流行、更“高大上”的说法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改革开放都快40年了,但是斑斓多姿的世界并没有拓宽国人的世界观。有人觉得农村在凋零,有人觉得农村在繁荣,都有各自的道理,至少都有各自表达的权利。你可以不同意,但是没必要对不同意的观点进行挖苦、讽刺、甚至辱骂。最可笑的是某个大学的博导,竟然一上来就说“我也是博士,而且是博士的博导”。言下之意,博导天然就比博士观点更正确。这种盛气凌人的态度除了表明其个人修养有问题,而且反映出其逻辑能力也有缺陷。一个人的观点是否正确,与他的学术职称没有必然关系。何况乡村是变好还是变坏,根本不是一个纯学术问题。退一步讲,即便是学术问题,博导就比博士正确?别的领域我不敢说,但是在我熟悉的经济学领域,博导水平比博士低的比比皆是。因为国内经济学教育在最近几十年取得了快速的进步,后来的博士生、博士往往更能掌握前沿的技术和方法。我非常赞同盛洪教授当年在《经济学消息报》上的一篇文章,其主要观点是:在学术批评中,我们主张第一不要怀疑对方的动机,第二不要怀疑对方的智力。一个理论,只接受两种形式的批判,一是逻辑批判,一是经验批判。这么简单、朴素的道理,可惜我们中国人,即便是学者,有几个人能够坚守?
 
误区之三:使用双重标准。这大概是中国人最擅长的武器。对别人马克思主义,对自己新自由主义;要求别人是道德上的标杆,对自己则自私自利;今天喜欢你,就认为你做什么都对,明天不喜欢你,就认为你做什么都是错的。一方面,国人感叹现在的青年人没思想,不动脑,无主见;另一方面,一旦青年人发表了什么观点,又大力抨击,说人家“装”、“炒作”、“搏出位”。在中国说话真难啊!人家一个博士生,对乡村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何不可?这哪里谈得上“施舍怜悯”、“兜售国策”?你也太高看现在的博士生了,一介书生,你自己有这本事么?还一竿子打倒所有“文科博士”!
 
我一直觉得,中国人最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是逻辑学。懂逻辑,会讲理,尊重别人,在这些前提下,言论自由才有力量。别忘了,“民主”和“民粹”只有一字之差!
 
(本文写于2016年,2017年春节期间再发。)
话题:



0

推荐

聂辉华

聂辉华

606篇文章 78天前更新

江西省崇仁县人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科研处副处长。 聂辉华官方网站:白鲨在线(www.niehuihua.com);E-mail:niehuihua@vip.163.com;微信公众号聂氏政经评论(ruc_nie)。 【媒体转载本人博客文章,必须获得本人授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