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得知,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Williamson,1932.9.27—2020.5.21)于美国时间5月21日去世,享年88岁。

 

威廉姆森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学院,然后在斯坦福大学读研究生。他本来有机会获得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学位,但是他被当时的跨学科氛围所感染,毅然转到当时名气很小的卡内基学院(如今的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在那里,他受到西蒙(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影响,从此走上跨学科研究的不归之路。1960年代,他到UCLA(洛杉矶加州大学)工作,在那里与阿尔钦、德姆塞茨等人开创了著名的加州学派,张五常对此念念在兹。后来,他长期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工作,他的教授头衔是横跨三个学科的商学、经济学与组织讲座教授,而且在获得诺奖之前就被任命为校级教授。

 

在耶鲁大学工作时,威廉姆森还创办了一份跨学科期刊《法律、经济学和组织杂志》(JLEO),这份杂志还在,影响也不错,如今成为契约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主要阵地之一。

 

威老的主要成就是参与创立并推动了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发展。他继承了诺奖得主科斯的大旗,将抽象的交易费用概念变成了一个可证实的理论,并发展出简明而有力的分析框架。关于他的学术贡献,请参考聂辉华的《交易费用经济学: 过去、现在和未来》(《管理世界》,2004年)。简单地说,他认为交易是基本的分析单位,人们组织交易的方式是契约,最合适的契约是最小化交易费用的契约,包括市场、长期契约和企业(科层组织)。每一种契约都有自己内在的激励体系(也叫治理结构),不能串换。今天大为流行的“治理结构”就是他首创的。

 

威老的一个特点是,他主要是依靠专著成名,而不是经济学论文,这与当今经济学家的成名之道完全不同。他有三本里程碑著作:《市场与科层》(1975年)、《资本主义经济制度》(1985年)、《治理机制》(1996年)。

 

我在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读博士时,专攻新制度经济学,并曾给多位海外权威学者发邮件请教专业问题,其中就包括2009年获得诺奖的威廉姆森教授和2016年获得诺奖的哈特教授(他后来成为我在哈佛做博士后的导师)。下面这封邮件发于2004年,我今天幸运地找到了。邮件内容是,我注意到威老晚年想通过心智模式来替换完全理性的新古典假设,从而解释交易费用的起源。于是我向他请教其中的逻辑关系。

 

 

回顾威老的一生,可谓生逢其时。先是在博士阶段受到西蒙的影响,很早就从事跨学科的经济学研究,然后躬逢其盛,成为加州学派的辉煌参与人,之后赶上企业理论、契约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蓬勃发展。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他何尝不是“躬身入局”,及时预判学科和社会发展趋势并做出了明智的选择?毕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会,就看你是否能够敏锐地抓住,一味地羡慕时代潮流是没有意义的。

 

相关文章:

聂辉华,2004,《交易费用经济学:过去、现在和未来》,《管理世界》,第12期,下载链接http://www.niehuihua.com/a/zuopin/xueshulunwen/2016/0602/239.html。

 

整体经济下行,企业利润微薄,更要通过管理苦练内功,降低成本。欢迎阅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辉华的企业理论通俗读物《跟<西游记>学创业——一本人人都要读的管理秘籍》中央电视台两次推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两次直播专访

 

有趣、有理、有用的经济学故事

 

话题:



0

推荐

聂辉华

聂辉华

619篇文章 19天前更新

江西省崇仁县人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科研处副处长。 聂辉华官方网站:白鲨在线(www.niehuihua.com);E-mail:niehuihua@vip.163.com;微信公众号聂氏政经评论(ruc_nie)。 【媒体转载本人博客文章,必须获得本人授权!】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