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按】最近太忙了,暂时没有时间频繁更新,于是我就想找一些以前的旧文转载一下。毕竟,有很多旧文都是当时批判性思考的结果。——聂辉华 2020年3月11日
原文写于2013年6月21日。
我最近很少更新博客了,是因为三个原因。第一,学术研究和行政事务较多,没有多少空余时间;第二,很久没有看论文和看书,没有新的、成熟的想法;第三,有些想法成熟,但是不太适合公开传播和讨论。我最近在课堂上经常劝告学生:多读书、多实践,少上网。为什么呢?
网络时代,各种新闻和观点很多,传播也很快,但也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就是新闻和观点趋同化。似乎周围的人都看网络新闻、都在转述微博或微信上的消息、一段时间内甚至都在谈论同样的事情和复述同样的观点。工作一天累了,浏览微博、微信和网页当然更轻松了,有多少人还愿意去读经典著作、看一堆论文、撰写原创性的评论文章呢?一句话,网络让人变懒了!
在这种背景下,“意见领袖”们提出的各种关于改革的方案很多,藉以“顶层设计”大旗,也有较大的市场。但说实话,我认为网上的很多改革方案过于抽象,或者过于肤浅,或者完全是空谈。我很难理解,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信奉少数几个人通过自上而下的“设计”可以解决深层次改革的顽症?难道他们忘了哈耶克的提醒吗?少数人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旗帜下设计的社会最优方案很可能是“致命的自负”!更难以理解的是,很多学者、专家甚至比普通人更热衷“顶层设计”。似乎只要最高层有决心了,立马有一批最优的改革方案会被一批一流的学者设计出来,从此下一步的改革就走上了阳光大道。真要有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的改革方案,为什么现在一直没有发现?为什么很多在底层搞改革试点的地方没有探索出来?
我也参加过去年的莫干山论坛和一些高层次的改革论坛,发现很多年轻人没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对体制内很多政策也不了解,但都在兜售自己的方案,以至于对改革方案的描述往往过于形而上,无法深入和具体,而且也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形成一套具体的、得到广泛认可的改革方案。
我希望年轻的学生多读书,比如像资中筠说的多看看关于民国时期的书,因为那时先驱们思考了很多我们也在思考的问题;多实践,特别是去改革开放的一些前沿阵地——那些在探索各类改革的地方,多看看、多总结、慢归纳;少上网,别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