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夜读资治通鉴16-为什么伴君如伴虎?因为三人成虎!】
古代有一句话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形势动荡,君臣猜忌实在是常态。因此,一旦有人使用离间计,几乎屡试不爽,我在前面已经讲过这类故事(【夜读资治通鉴9-为什么离间计屡试不爽?】)。不仅君主是可怕的老虎,而且人言可畏,“三人成虎”。秦王派大将甘茂联合魏国攻打韩国(从地理上看是两边夹击),甘茂派人回报秦王,要求停止进军。秦王问为啥不打?甘茂说:韩国的宜阳是一个郡,很难攻打。当年鲁国有人和曾参(孔子的著名弟子)同名并且杀人了,别人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的母亲不相信儿子会杀人,继续在家织布。直到第三个人也来告诉曾母,他儿子杀人了,她终于相信了,赶紧扔下织布机,翻墙逃走。我甘茂的贤能比不上曾参,大王你对我的信任不可能超过母子关系。我现在外出打仗,如果久攻不下,到时大臣樗里子等人对我非议,我就担心你到时不信任我啊。秦王说,我保证不听信谣言,咱们立下誓言吧。甘茂带兵攻打宜阳,五个月没有攻下,樗里子等人果然有怨言。秦王想召回甘茂,甘茂就问,当初的发誓还算数吗?秦王说,还算数。于是,甘茂仍然领兵攻打,最终占领宜阳,杀敌六万人。与上司盟誓的确是让上司信任自己的一种办法。例如唐僧去西天取经之前,就向唐太宗发誓,一定要取得真经回来,否则就下地狱。我的问题是,如果上司不把誓言当回事呢?毕竟,说话算数的上司并不多见。因此,即便起誓,也别一味信任。从博弈论的角度讲,誓言算不算数,主要看违约的成本高不高,而不是诚意足不足。
【夜读资治通鉴17-胡服骑射的改革为什么能成功?】
自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推进了40年,目前进入了深水区。很多人在呼吁,要形成新的改革共识,以便推进深层次改革。其实,改革要推进,根本不需要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历史上,大部分改革其实都是自上而下推进的,关键是上层有人强力支持,这是前提。否则,即便是自下而上的改革,得不到上层支持,照样不可能推行。历史上成功的改革典范是所谓的“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想强大赵国,于是希望学胡地的人那样穿紧身窄袖的衣服,同时教会百姓骑马射箭,这比中原地区的兵车战术更有战斗力。改革宣布后,老百姓大部分都不想改,权臣公子成称病不上朝。于是,赵武灵王派人去做他的说服工作。赵王说:在家要听亲人的话,治国要听君主的话。我现在搞胡服骑射的改革,你不服气,这会导致天下人非议啊。要推行道德教化,先从底层开始;要推行政策,先让权贵信任,因此请你支持我的改革。公子成回复:我听说中国(即中原大国)能够成功,是依靠圣贤来教育,依靠礼乐来规范,以至于周边国家都臣服。现在大王为什么舍近求远,去做变革传统、违背民心的改革呢?赵王于是当面去解释:我们赵国过去被中山这样的小国欺负,就是因为没有骑射战术。先王没有改革,因此我要做这种改革,将来向中山国报仇啊。公子成服从了,被赐予胡服,并且穿着它上朝,于是胡服骑射的改革正式在全国推进了。一年之后,赵国攻打中山国,两年后又攻打中山国,并迫使中山国割让四城求和,五年后第三次攻打中山国,逼得国王逃奔齐国,赵国终于洗雪国耻。你们再猜猜赵武灵王结局如何?
【夜读资治通鉴18-被饿死的改革家赵武灵王】
我在前面提到,历史上改革家没有几个有好下场(【夜读资治通鉴7-有才华没运气的军事家吴起】),前面提到的赵武灵王也是一个著名的、成功的改革家,但是下场也很悲惨。不过,他不是被利益集团杀死的,而是被下属饿死的!赵武灵王原本立长子公子章为太子,后来宠爱的王后吴娃生了公子何,于是废除公子章的太子位,改立赵何为太子。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于次子赵何,自己担任“主父”(实际上就是太上皇),主要负责外交。为此,他甚至化妆成使者进入秦国刺探敌情,差点被秦王抓获。公元前295年,赵主父与齐国和燕国一起灭了中山国,然后封其长子公子章为安阳君,封地在“代”这个地方,并任命田不礼为代王的宰相。后来,赵主父可怜公子章,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公子章在代郡也称王,但是未能如愿(据说宰相肥义反对)。赵国大臣李兑对赵国宰相肥义说,公子章和田不礼迟早会造反,要肥义让位给公子成,避免祸水。但肥义说自己受命辅佐赵何,不能贪生怕死。李兑和公子成暗中防备公子章造反。不久,赵主父和赵王在沙丘出巡,公子章和田不礼果然造反。公子成和李兑率军勤王,打败了公子章。公子章逃到沙丘,被赵主父收留。于是,公子成和李兑围困沙丘,并杀死公子章。之后怎么办?要不要杀掉赵主父?公子成和李兑认为:当初围困赵主父,就是因为要杀死公子章;如果这个时候撤兵,事后自己肯定会被赵主父灭掉。于是,他们继续围困赵主父,并且把其他人都赶跑了。赵主父没法出宫,没有粮食,不得已抓麻雀充饥,三个月后终于活活饿死了。当时,惠文王赵何年少,公子成担任宰相,李兑担任司寇,两人控制了朝中大权。赵武灵王两个儿子拼死夺嫡的故事说明,最高权力是不可分割的,哪怕是兄弟相争,也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历朝历代都难逃这个悲剧。
【夜读资治通鉴19-国家之间要不要讲究仁义道德?】
儒家文化强调礼仪治国,传统文化宣传“以德服人”,现代政治文明同样非常注重战争的合法性。那么,国家之间要不要讲究仁义道德呢?在战国时代,这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七国争雄,最终秦国灭掉六国,一统天下。但是,秦国雄霸天下的原因,并非因为秦国讲究仁义道德,实际上秦国经常使用阴谋诡计,或者强取豪夺(司马光也认为秦国“无道”)。例如,公元前299年,秦国攻打楚国,占据了八座城市。战争的理由非常荒谬:秦国一个大夫与楚国太子私下打架,被太子杀了,于是秦王非常愤怒,攻打楚国。然后秦王假惺惺地说,我们两个大国接壤,又有通婚关系,我愿意和你在武关这个地方谈和。楚王去了武关,却被秦王派军队扣留,向楚国索取巫、黔中两个郡(郡比普通的城市大),楚王不答应,就成了人质。当时,楚国太子在齐国当质子,有齐国大臣建议借机狠狠地敲楚国一竹杠,但是齐湣王(就是那个避免了“滥竽充数”的国王)听从宰相建议,认为不能“行不义于天下”,放楚国太子回去继位了。太子继位后,楚国派人告知秦王:“幸亏神灵保佑,我楚国又有新君了。”言下之意,你秦国扣留了前楚王也没啥用处了。结果秦王暴怒,发兵攻打楚国,杀人五万,夺城十六座。秦国人的确很能打仗,《资治通鉴》前三卷中,秦国打仗就没有输过!看来,战争的胜负绝不是由战争的性质决定的,而主要是由国家实力和战略决定的,否则侵略就不会发生。在一个丛林法则盛行的时代,仁义道德对于小国来说基本上无法作为自保的行事规则,但可以作为大国赢得尊重的理由。换言之,仁义道德只是强权的自我约束,管得了君子,管不了小人,强者可以用,弱者不能保。今天仍然如此,你看超级大国啥时把国际规则、仁义道德作为外交手段?唯有“某国优先”而已!
【夜读资治通鉴20-过度自信的君主死得快】
《资治通鉴》周纪四里讲了两个君王被杀的故事。第一个是宋康王。因为有人发现一只奇怪的麻雀,当做“祥瑞”献给宋康王,他就以为独霸天下的征兆来了。于是,先后攻打腾、薛两个小国,居然还打败了齐国、楚国和魏国,于是无比自信。晚上在室内喝酒,室内人喊他万岁,然后堂上、堂下、门外的人跟着喊万岁,以至于最后举国无人敢不喊万岁。宋国被贬称为“桀宋”。齐湣王(就是那个捅破了“滥竽充数”的齐王)趁机带兵攻打宋国,老百姓作鸟兽散,宋王逃到魏国,最终客死他乡。齐湣王灭宋之后,也骄横跋扈,又侵犯楚国和晋国,还想当天子。两个属下劝他低调一点,结果均被杀害。燕昭王与大臣乐毅抓住时机,联合秦国、魏国、韩国和赵国一起攻打齐国,齐国打败。齐王逃到卫国,卫王待其不薄,奈何齐王骄纵,结果别卫人赶跑;齐王又逃到邹、鲁,还是改不了骄横的样子,又逃亡莒(jǔ),最终被楚国大将淖齿杀死。司马光引用荀子的话评论这两个人:国家集中了天下人的利益和权势。得道之人当君主,国家安定,这是美德之源;相反,无道之人当君主,国家危险,有权不如无权。一句话,就是齐王和宋王“德不配位”。我觉得这是一种典型的“成王败寇”论调。秦国国君有几个是得道之人?秦国攻伐无度,杀人无数,光是大将白起在伊阙与魏国和韩国大战,就杀了敌国24万人!有道无道不能看结果,应该看手段。因此,没有程序正义,没有法律秩序,中国历史就只能深陷于成王败寇的循环之中。
以上内容来自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聂辉华教授,账号“人大聂辉华”。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