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最近,民间借贷因涉嫌高利贷,特别是暴力催债等问题,引发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招致民众不满。对此,新京报采访了同济大学教授金泽刚、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副院长聂辉华、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缪因知、京衡律师集团上海事务所合伙人邓学平,共同探讨暴力催债问题。
有些地方暴力催债为何猖獗?
聂辉华:说实话,催债也不是现在才存在。暴力讨债背后,不能忽视经济的问题,特别在经济下行期,有些企业不景气。企业不景气就还不起贷款,从银行也难以借出钱,只能转向民间借贷。现在一些民间借贷的月息是10%左右,企业没这么高的利润,更还不起钱,恶性循环,暴力催债也就找上门了。
邓学平:从法律角度来说,现在一些地方司法成本过高,打官司周期过长,加之很多债务不受法律保护(比方说现在债务超过24%法律就不予以保护,那超出这部分法律不保护),债主就只能靠自己的暴力手段去催讨欠款。还有一个原因,民间的许多借贷,是没有抵押与担保的,在这种情况下,债主为了拿回本息,往往只能采取暴力手段进行“逼”。
缪因知:客观来说,高利贷的借入方一般资金都比较紧张,高利贷利息又高,往往累加起来超过本金,所以无法按照约定还本付息的情形很常见。而有一些地方催债团伙又有黑社会性质,背后或有“保护伞”,几个因素相结合,自然就会出现暴力催债。能暴力催债的人,甚至成了高利贷放贷市场上的更有力者,因为他们更能收回本息。一些情形下,涉黑暴力催债方还会“赖皮”多要钱。比如本来约定月息10%不是复利(利滚利),事后却硬是按照复利收取。
暴力催债是因为中小企业融资难?
邓学平:实体经济下行,原材料、人力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率低,的确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银行也往往只愿意“锦上添花”,而不愿意“雪中送炭”。但是,这也不能怪银行,因为银行也要盈利。
缪因知:我并不反对高利贷,因为没有高利贷,可能一些企业或个人完全就借不到钱了。但高利的正当性正在于收不回本息的概率高,所以用高利对冲坏账风险,这跟资本市场上信用差的公司发债利率高一个道理。故而,高利贷放贷人绝没有理由比一般债权人拥有更多更强的讨债手段。暴力催债的存在,其实说明一些地方社会治安出了问题,倒不是必然意味着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更大。
聂辉华:暴力催债跟经济下行有一定关系。很多人会说银行不作为或者对民营企业实行“所有制歧视”。其实银行并不是所有制歧视,而是规模歧视。规模大的私营企业银行愿意贷款,规模小的国企银行也不喜欢贷款。
其实,中小企业贷款难在全世界都是普遍现象。经济下行时,银行通常只愿意向两类项目放款:政府项目或房地产项目。政府项目背后是国家信用,而房地产项目是因为有抵押。按照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哈特的观点,每一份借贷合同都是一种不完全契约,贷款人希望保留对资金的剩余控制权,而最可靠的剩余控制权就是获得抵押物的价值。什么东西最有抵押价值呢?一般排序是:土地>商铺>住房>机器>其他。因此,如果一个中小民企没有现金流,又没有值钱的土地和房产,就没有银行愿意放贷。
关于暴力催债有何制约手段?
聂辉华:我觉得还是要加强推进破产保护法。我们现在强调产权保护方面,很有进步。但是,在横向的契约实施方面,还有待完善。
什么叫横向契约实施呢?就是你向别人借的钱,怎样能够合法合理地返还?这就需要有比较好的破产保护法,我们现在却没有。原因当然也与我们中国人的理念有关。中国自古就有“欠债还钱”的文化传统,缺乏“有限责任”的理念,因此组织完全依赖于个人声誉。
在国外,个人一旦宣布破产之后,那就不能再追诉债务人了。但我们不一样,中国的很多债务是无限责任和连带责任,这其实也导致中国的企业很难发展壮大。因为我们企业的发展跟个人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一个人如果在信誉上破产了,企业也是借不到钱的。但是,如果有破产保护法的话,情况就不是这样。
举个例子,如果我破产了,我合理偿还了我应当偿还的部分之后,还不起的就不用还了。那么,下次我再办企业的时候,不会太受影响,我至少还能办。但是我国,就很难。传统伦理与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在这方面其实是存在一定紧张关系的。
缪因知:对暴力催债本身没有很好的制约手段。美国国会于1977年通过了《公平债务催收法》(FDCPA),适用于债主以外的第三方讨债,有较多限制,比如,一些我们看来还算文明的举措,像讨债公司发明信片讨债,在美国也是不合法的。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
该如何应对暴力催债?
金泽刚:首先,个人要预防这个债务的来源有问题。还是不要轻易借债,要通过合理合法途径借债。当然,可能有人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很多企业家融资困难,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也需要从制度层面解决融资难题。
但是万一真是不得已借到了高利贷,遭遇了恶意逼债。我觉得正常的途径,恐怕还只能求助于公权力的介入。而且,为了以后举证着想,个人一定要想办法把各方面的证据准备齐全了,记录下自己报了几次警,警方出警的情况,跟检察院那边沟通的情况,甚至可以在关键地方安置摄像头,虽然都是不得已,但确实是有效的手段,以备将来不时之需,最后可能都会有利于澄清自己的冤屈。
邓学平:根据现在法律,最高法有一个司法解释,对索取不受法律保护的债务为名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以非法拘禁罪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暴力催债涉嫌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有故意伤害、当面侮辱的行为,报警求助,警方都应当及时出警、依法处理。一般来说,如果涉及辱骂、殴打,都可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进行行政拘留,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甚至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警方不作为,可能向其上级督查部门反映。这里强调一点,就是需要固定证据,想办法取证,否则就很麻烦。
文章载于:新京报(新京报时事访谈员 陈媛媛)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