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大家都知道,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穷人翻身的最重要渠道,也是社会垂直流动的主要制度。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古代很多寒门学子,他们如何筹措各级考试以及赴京赶考的高昂费用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最近有了答案。先请看我在近期节目《不完美世界的博弈》里的部分内容。
 
......
 
古代一个家庭培养一个读书人的代价是很高的。十年寒窗苦读,读书人要先后经过县试、府试,考取秀才之后,再经过乡试和会试,才能考取举人和进士。乡试在各省的首府,会试在京城,距离远,时间长,花钱多。而且举人和进士的录取比例极低,肯定比今天的“985”大学录取比例低多了。因此,科举考试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成功概率低的风险项目。另一方面,一旦村里有人金榜题名成为举人或进士了,不仅能够迅速提高全村的地位和知名度,而且在赋税和打官司等方面也能带来好处。古代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话虽然有点难听,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科举考试给宗族乡邻带来的好处。因此,科举考试也是一个互惠项目,只是形式上比较隐晦。
 
对于科举考试这种大宗的风险投资项目,光靠大家凑份子钱肯定是不够了。而且普通人家本来收入就少,如果某人寒窗苦读十年还没有考取举人或进士,村民在长期内看不到回报,必然失去继续资助的积极性。此时,另一种形式的互助机制就出现了。什么机制呢?
 
我们知道,古代最主要的资产就是田产。一个村庄里,除了官方拥有的官田,个人拥有的私田,其实还有集体拥有的“公田”,有的地方叫“学田”。公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由村民轮流耕种,所得收益完全用于资助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一旦遇上大考之年,村里就将公田的收益拿出一部分作为考试的盘缠,然后大家再凑点份子钱。这样大钱加小钱,差不多能解决考生的基本费用。当然,得到资助的考生一旦考取功名,将来必定要回报村民,这就是一种互惠的隐性契约。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公田或者学田就是一种基金制。基金制和份子钱相互补充,形成中国古代一套独特的互助机制。在这种机制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可以实现的,这也是古代社会保持垂直流动性和国家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大家都知道古代江南出才子,江南多进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江南地区有很多这类“公田”,有些地方叫“义庄”。最近,我在无锡调研时,在荡口古镇就专门参观了著名的“华氏义庄”。这个义庄资助了很多勤奋上进的科举才子,奠定了当地浓郁的文化氛围。
 
——以上内容摘自《不完美世界的博弈:契约经济学35讲》,第26讲《社会网络|份子钱起源于“众筹”?当今存在还有无必要?》。
 
下面,附上我当时在无锡市荡口镇华氏义庄拍摄的两张照片,请注意第二张照片中第八条“借考费以鼓锐气”。
1、义庄介绍
2、义庄条约
话题:



0

推荐

聂辉华

聂辉华

619篇文章 19天前更新

江西省崇仁县人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科研处副处长。 聂辉华官方网站:白鲨在线(www.niehuihua.com);E-mail:niehuihua@vip.163.com;微信公众号聂氏政经评论(ruc_nie)。 【媒体转载本人博客文章,必须获得本人授权!】

文章